重器山河行|跨越山河“到家” 重器开启新程

时间:2025-09-24 20:09 来源:创投中国网

巍巍伏牛山,潺潺沙河水。在河南鲁山一片苍翠的群山之间,一座国家级的“超级充电宝”——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正拔地而起。9月25日,东方电气为该电站研制的“守门员”部件——一台重达122吨、运输直径近4米的球阀,在历经24天、跨越3300公里后,终于从东方电气德阳厂房抵达位于中原腹地的电站现场,为电站后续投产发电奠定坚实基础。

球阀运输至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现场
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布局之年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能源供给能力显著增强,能源转型取得系统性突破。这和一批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主动担责、自主创新密不可分。

本次运输的重器球阀,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。

这是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“绿色征途”,也是一场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与大件物流运输能力的综合考验。它从四川大件公路“0公里”出发,先经270余公里公路运输至乐山,在乐山大件码头“换乘”船舶继续行进2500余公里。相继与千年石刻在江上同框,见证了自然山水与工业文明的交流;穿越三峡五级船闸,与巍然屹立的三峡工程展开了一场时空对话。最终,在精密调度运输下安然抵达终点。

球阀运输线路图

“这不仅是一次运输,更是对‘国之重器’的保驾护航。”东方大件物流副总经理文洋形容,整个过程如同一次缜密的技术协同作战,每一步都要求零差错。“我们全力以赴保障能源装备‘最后一公里’的交付。”

球阀到家,为何如此关键?

“它是机组的安全守护神。”东方电机安装技术服务部副部长王笑君这样形容球阀的作用。在抽水蓄能电站中,球阀“镇守”于上水库与机组之间,平时能保障水流畅通,紧急时能在几十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迅速关闭,切断如高速列车般汹涌的水流,保护价值数亿元的核心水电机组不受破坏。

这份“守护”的可靠性,源于精巧的设计与制造。每一台球阀在出厂前都经历了远超实际工况的极限压力测试,确保“滴水不漏”。王笑君说,在东方电机承建的多个电站中,同类球阀已历经上万次启闭考验,性能十分稳定。

本次球阀安家的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,是国家“十四五”能源重点工程,项目总装机容量1300兆瓦。电站建成后,每天可在用电低谷时抽水蓄能,高峰时放水发电,实现“削峰填谷”。每年可消纳数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,节约标煤约40.5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102.5万吨。

“我们不仅是建一座电站,更是建一座绿色标杆。”河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、鲁山抽水蓄能总经理王晨阳表示,项目从规划阶段就将生态保护前置,通过“明挖改洞挖”、高陡边坡复绿技术等举措,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。未来,这里还将打造“能源保障+生态保护+科技创新+文旅融合”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工程,成为绿色能源与文旅融合的示范窗口。

球阀运输途中

当前,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、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。从打造三峡工程的“国之重器”,到鲁山电站的“电网稳定器”,一代代东方电气人将央企责任与工匠精神融入绿色低碳转型、融入每一次攻坚克难、技术创新。

“每次看到机组投运,心里就想,这一台又可以让千万户家庭用上好电了。”王笑君,这位曾参与三峡工程机组安装的“老水电人”感慨道。

球阀运输途中

重器山河行,行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千山万水,更是中国能源装备制造业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奋进之路。一个球阀的绿色征途,映射出的,是以东方电气为代表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的坚定步伐——以硬核科技守护绿水青山,以产业升级赋能可持续发展。而这,正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最生动的时代注脚。(刘海波)

编辑:yezi
图片新闻